某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在升级改造其关键工艺环节——化学除磷加药系统时,遇到了流量测量的难题。该环节需要精确控制絮凝剂(一种具有轻微腐蚀性的液态化学品)的投加量。

此前使用的机械式流量计,在长期运行中暴露出诸多不适应的问题。絮凝剂本身具有一定粘性,且药液中有时会混入少量未完全溶解的颗粒物或管道内脱落的微小杂质。这些因素导致机械式流量计的转动部件(如叶轮或涡轮)频繁出现卡滞、磨损甚至损坏的情况。测量精度迅速下降,读数波动大,甚至出现间歇性失灵。这不仅使得操作人员难以准确掌握实际的加药量,更严重的是,加药量的失控直接影响后续沉淀池的絮凝效果。药量不足导致出水磷含量超标,面临环保处罚风险;而药量过大不仅造成昂贵的药剂浪费,还可能对生化处理段的微生物活性产生抑制作用。频繁的仪表故障和维护更换,也大大增加了运维人员的工作负担和备件成本。
为了解决这一困扰工艺稳定运行和成本控制的痛点,水厂技术团队经过多方调研和技术论证,最终决定在关键的絮凝剂投加点更换为高精度的电磁流量计。电磁流量计的核心工作原理是基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测量导电流体切割磁力线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来计算流速和流量。
其优势在于测量管内无任何活动部件或阻流件,是一个光滑的直通管道。这一特性彻底解决了机械式流量计因转动部件卡死、磨损导致故障的痼疾,对于含有微小颗粒或粘稠的药液具有天然的适应性。同时,仪表的内衬和电极选用了耐腐蚀性极佳的特种材料(如PFA或聚四氟乙烯),能够长期耐受絮凝剂的化学侵蚀,保证了长期使用的稳定性和寿命。此外,电磁流量计对流速分布的要求相对宽松,即使在加药泵启停或流量调节过程中,也能提供快速、稳定且高精度的瞬时流量和累计流量信号。
自电磁流量计成功安装并投入使用后,效果立竿见影。直观的变化是流量数据变得极其稳定和可靠,操作人员在中控室可以清晰地实时监控到每一路絮凝剂精确的投加量,彻底告别了过去读数跳变、频繁失灵的困扰。精准的流量控制带来了加药工艺的显著优化,絮凝效果稳定提升,出水总磷指标得到有效控制并持续稳定达标,消除了环保风险。
同时,由于避免了药剂的过量投加,絮凝剂的月消耗量平均降低了约15%,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在维护方面,电磁流量计展现出了卓越的免维护特性,其无活动部件的设计使得它几乎不受药液特性和杂质的影响,大大降低了故障率和维护频率,运维人员不再需要像以前那样频繁地拆卸、清洗或更换损坏的流量计部件,运维成本显著下降。可靠的流量数据也为水厂进一步优化加药策略、实现更精细化的运行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